找到相关内容44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 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   观为观照,能观之智须大悟之后,慧才能启发。在未开悟前,名之为识。识是妄想心,是凡夫的境界,天天想凡夫境界,故为妄识。如果以此识心,用来观佛的境界,那就变成佛的境界,佛境界没有妄识,故可转识成智。观字之妙,即在于此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就说的是用十六种方法,进行次第观想之经,教众生成佛之法。   “十六观”指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所说的十六种修观想之法,又称十六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相之香,乃无为正法之香,熏诸臭秽,无明恶业。一戒香,能断诸恶,能修诸善;二定香,深信大乘,心无退转;三慧香,常于身心,内自观察;四解脱香,能断一切无明结缚;五解脱知见香,观照常明,通达无碍。佛在世日,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讲如何修定慧

    起身、站立、走去、端饭等等,吃饭时心中明明了了,自己正在拿饭碗、正在嚼食物、正在吞咽等等。心里只观照当下身心的变化,不会想第二件事情。听懂我说什么了吗?就是只管你眼前当下的动作,心中清清楚楚。不去想其它...

    致光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391834.html
  •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

    华夏,古来禅德众善奉行,何况神咒是无相定门,诸佛心印?而且禅宗既说一切诸法皆是真如,持诵真言岂非是真如?“《白伞盖陀罗尼颂》云:开无相门圆寂宗,字字观照金刚定。又云瑜伽妙旨传心印。”可见密教与禅宗的...

    李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892095.html
  •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

    ,心境一如。不过唯念佛需摄心观照,句句落膛,膛者这落实之谓也。句句落实,念念相应,久之自成一片,由事一心,进而理一心,能所双亡,自他不二,与参禅有何差别?   (六)如就刑戮,若在狴牢,怨贼所追,...

    化来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092324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上)

    洗涤自心   观念51 成功的修道-清心寡欲   观念52 成功的观照-了解自己   观念53 成功的智慧-看清真相   观念54 成功的心境-活在当下   观念55 成功的发现-明白真理 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292392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智慧的价值,倡导“大彻大悟”。慈悲和智慧合而言之,称为“悲智双运”。“悲智双运”的价值在于,第一,慈悲情怀可以拯救苦难,唤醒痴迷,自度度人,超越轮回之苦。第二,智慧心力可以观照真理,破除痴愚,断除烦恼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意在诗外——虚云峨眉山诗臆释

    立场与方法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。  宗教文学不是一般的文学,不可以一般的视角加以观照。在言及宗教艺术时,乌格里诺维奇曾经这样给予定义:“在这一意义上,我们不妨把纳入宗教膜拜体系并在其中履行一定职能的...

    段玉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59408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

    了以为是妖怪,恐怖不敢近前,老和尚也不同人谈话。初一二年常常看见胜境,老和尚毫不动心,不以为异,一心观照及念佛,处在深山大泽中虎狼不侵,蛇虫不损,不受人怜,不食人间烟火。真有“幕天席地,万物皆备于我”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3994651.html
  • 《禅林宝训》中的僧团管理之道

    这种在《宝训》中“谨言慎行”和“居安思危”也不只是一种处世哲学。“谨言慎行”意味的是禅师们时时刻刻对自己言行的观照和防范,而“谨始慎终”还意味着对一生人格高洁人格的期许。“治心于未萌,防情于未乱(10)...

    宗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3.html